2020年印度小麥產量可能連續第二年創下歷史最高紀錄,因為季風降雨創下25年最高,有助于農戶提高冬季小麥播種面積,提振小麥單產潛力。
但是小麥增產可能加劇印度本已龐大的小麥庫存規模,迫使印度提高小麥收購數量,并鼓勵海外小麥出口,支持國內小麥價格。
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。
印度國有小麥及大麥研究所主管Gyanendra Singh稱,小麥播種面積和單產將會提高,因為降雨良好。小麥產量肯定會超過上年創紀錄的水平。
2019年印度小麥產量為1.0219億噸。
今年6月到9月期間印度的季風降雨量比平均水平高出10%,降雨一直持續到了10月和11月,提高土壤墑情,有助于小麥播種。
政府數據顯示,降雨也提高印度主要水庫的蓄水量。目前蓄水量占到蓄水能力的86%,相比之下,上年同期為61%,十年平均值為64%。
印度每年只種植一季小麥,10月底種植,次年3月份收獲。
孟買Inditrade衍生品及商品公司主管Harish Galipelli稱,農戶打算提高小麥播種面積,因為小麥價格比其他任何作物更為穩定,因為政府收購小麥。
印度政府針對近幾十種作物制定最低收購價格,但是國有機構主要收購大米和小麥。印度將2020年小麥收購價格上調4.6%,為19,250盧比,約合每噸268.22美元。
Galipelli稱,最低收購價格上調后,小麥種植對于農戶來說更有吸引力。
經銷商稱,明年印度小麥出口可能很難,因為成本過高。
一位孟買貿易商稱,政府制定最新的最低收購價格后,小麥出口價格將高于300美元/噸,FOB價,而競爭國家的供應要低于250美元/噸。他說,印度可以輕松生產超過1億噸小麥,但是甚至不會出口100萬噸小麥,除非政府提供補貼。
政府數據顯示,2018/19年度(4月到次年3月)印度出口小麥226,225噸,相比之下,2012/13年度的出口曾達到創紀錄的650萬噸。
Galipelli稱,小麥增產,出口甚微,可能推定政府提高小麥收購量,確保農戶拿到最低收購價格,或高于最低收購價格。
截至11月1日,印度政府的小麥庫存達到創紀錄的3740萬噸,同比增加13%。